联系电话 13816003459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技术文章  >  微量水分仪是如何精准捕捉“水分子”的?

微量水分仪是如何精准捕捉“水分子”的?

更新时间:2025-11-06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42
  微量水分仪通过多种精密原理与技术设计,能够精准捕捉水分子,其核心方法及原理如下:
  电解法基于法拉第电解定律,利用五氧化二磷(P₂O₅)的高吸湿性实现检测。仪器内玻璃圆柱探头涂覆磷酸层,电极间电解电流与样气水分含量成正比。当样气通过探头时,水分被P₂O₅吸收并电解为氢气和氧气,电极电流信号经放大处理后直接显示水分值。此方法适用于惰性气体、碳氢化合物及部分腐蚀性气体(如HCl、Cl₂、SO₂),检测范围覆盖0-1000ppm,精度达±2%FS。
  冷镜法通过光电检测镜面结露温度实现高精度测量。被测气体流经镜面时,系统制冷至水蒸气冷凝平衡状态,此时镜面温度即为露点温度。该技术精度可达±0.1℃,量程覆盖-80℃至+20℃露点,常用于对精度要求严苛的场景,如高纯气体检测。
  光纤法利用近红外光波长变化检测水分。传感器表面由氧化硅和氧化锆层叠构成,孔径控制在0.3nm,仅允许水分子(0.28nm)渗入。当近红外光(790-820nm)穿透传感器时,水分子浓度变化导致反射系数改变,CCD检测器通过特征波长偏移量计算水分含量。此方法免维护、稳定性高,可检测含H₂S、HCl的腐蚀性介质,但需保护传输光纤以防折断。
  电容法基于水分子导电特性,通过多孔金箔吸湿层改变电容介电常数实现检测。当介质流经传感器时,水分子进入毛细微孔导致电容值变化,该变化与水分含量或露点值直接相关。此方法响应速度快,但需注意介质导电性干扰,不适用于含甲醇、乙醇等导电组分的场景。